发布时间:2022-01-25 09:35
(bt365.me_bt365最快线路检测_365bet中文日报社通讯员 余学海 特约记者 何努 记者 程科 )2020年3月,开江县甘棠镇卫生院正式加挂“开江县第三人民医院”的牌子。近两年来,这个原先的农村(乡镇)卫生院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?
“听说镇上医院有内窥镜了,这下我做检查不用往城里跑了。”1月19日,恰逢甘棠镇赶集,记者在街头碰见了冠子山村村民梁承富,他正捂着流血不止的鼻子到镇医院诊治。
强突破
解决“看病难、看病贵、看病远”难题
据梁承富讲述,他以前也经常有鼻出血现象,因担忧本地医院设备简陋,看不出个“名堂”,专门到县里乃至市上大医院就诊,“费心费力又还费钱。”
“看嘛,这边看得清清楚楚,跟大医院检查的结果差不多。”经耳鼻喉科医生陈琳一番检查,得出了梁承富鼻出血的结论:高血压引起的毛细血管破裂。
为实现“小病不出村、常见病不出镇、大病不出县”,开江县切实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,解决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难题,在县域重要场镇建县域医疗次中心,比如开江县第三人民医院,以解决群众看病难、看病贵的问题。
已退休的卫生院老院长杨椒坤说,他们医院建院于1952年,他多年来的梦想就是希望医院能够不断发展壮大,接纳更多的病人。如今,其愿望基本实现,医院也越来越忙了,他自愿回到之前诊室,为父老乡亲解除病痛发挥余热。
守能量 “有温度有情怀”高质量服务永不变
从卫生院到人民医院,改变的是医院等次,不变的是为民情怀,提升的是高质量服务水平。从“一甲”到“二乙”,对于“成渝远方”的农村卫生院来讲实属不易。
人民医院为人民。开江县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黄庆祥表示,他们“秉持厚植医学人文,耕耘百姓健康”的服务理念,倡导“敬佑生命,救死扶伤,甘于奉献,大爱无疆”的崇高职业精神,定会办好“环境优美、服务优良、领导放心、百姓满意”的人民医院。
在公卫医生周小琼的工作时间里,好久都没有了“8小时”概念。为“关照”急需外出或是上学的孩子,她经常在早晨7点就到医院为孩子们接种疫苗,就是为了群众多一些“方便”。
“天使”对生命的呵护是群众的需要,“有温度有情怀”的服务则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部分。在门诊通道,医护人员耐心细致,进出病人自觉配合井然有序;在手术台上,医护人员有条不紊,对待病症精益求精;在住院病房,医护护人员精心照顾,让医患关系显得格外融洽……
重发展
让农村“医护天使”的翅膀展得更宽
黄庆祥说:“虽然我们医院目前的占地面积只有4000平方米,但设施设备已日益完善,迁建扩建方面县委县政府也纳入了议事日程。”
目前,在县上的统一配置和医院自身努力下,已有数字化X光机、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、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、电子内窥镜、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、电动手术台、血球计数仪等常规仪器设备二十余台件。开设临床科室有内、外、妇、儿、耳鼻喉科及中医科、骨伤科;对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做到较准确诊治,医疗业务辐射讲治、八庙、长岭和靖安等地近10万余群众,在开江后厢片区享有较高声誉。
为让农村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,他们依靠“管理兴院”和“人才强院”“双轮驱动”。
有着“朱一刀”之称的外科医生朱兴均,前几天又为玉河桥村的周明德老人解决了疑难杂症。数日前,老人脚背被树枝严重挫伤,辗转到一民营医院花费了4万余元医治未果,趾骨大面积裸露面临截肢风险,经朱兴均的细心手术后,如今已全面康复。
朱兴均精湛的医术来源于持之以恒的学习,已是副主任医师的他多次前往省内外大型医院深造,稍有空闲便盯着远程教学视频钻研学习。
无独有偶,电子胃肠镜、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等设备的添置,让影像医师李飞、余耀君忙得不亦乐乎。
正是这些医务人员的克难攻坚,锐意进取,医院才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医疗业务“双推进”。2020年成功创建为“四川省首批社区医院”,并获得国家卫健委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通报表扬。
来源:bt365.me_bt365最快线路检测_365bet中文日报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