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 首页>> 区县头条

        宣汉:“以工代赈”赋能乡村振兴

        发布时间:2022-11-09 20:52

        手机读报看新闻,下载掌上bt365.me_bt365最快线路检测_365bet中文
           编辑:庞岚月

        深秋时节,记者来到了宣汉县塔河镇大店村,这里正在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带来的新变化、新景象让人眼前一亮。

        在大店村脆李产业园区道路建设现场,机器轰鸣,各类修路大型机械、货车来回穿梭,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,各项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,一派繁忙景象。

        “我今年56岁了,每天来工地干点活儿,一天能挣150元。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儿,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!”在施工现场,村民李平阳干劲十足。同李平阳一样,大店村的不少村民在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,每月可以按时领一份工资。

        “我们村里的以工代赈项目包括脆李产业园区的公路硬化、山坪塘、水沟等项目,正在进行路面的填铺作业,水沟已修建了1400多米,吸纳了周边务工群众70余人。”大店村党支部书记李青山看着眼前即将完工的道路喜上眉梢。他说:“以前大店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,通过发展脆李产业、牧草种植等特色产业,现在成为了乡村振兴中心村。”

        2190442_xiexg_1667904215867.jpg

        “今年6月,总投资397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在塔河镇大店村开工,通过建设脆李产业园区道路、水沟等,助推当地脆李产业发展,同时提供就业岗位,让老百姓致富增收。”宣汉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        据了解,近年来,宣汉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在衔接资金项目建设中创新推广以工代赈模式,将以工代赈明确写入项目实施方案,作为实施方案批复和项目实施单位抽选确定的前置条件。全县近80%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以工代赈模式实施,把以工代赈模式作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,让脱贫户、监测户通过务工形式参与项目建设、获取劳动报酬,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和增收致富,逐步形成以工代赈带动产业、产业发展促进就业、就业稳定群众增收的良好局面。

        “钱也挣了,家也照顾了,还看到家乡越变越好,心里高兴得很。”谈起在家门口上班带来的幸福感,黄石乡太平村村民彭能军高兴不已,不久前,他在黄石乡铜鼓村便民桥修建的“以工代赈”项目中务工,一天的务工收入可以达到150元。

        据了解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充分发挥以工代赈“补缺补短补软、雪中送炭”作用,今年以来,宣汉县相继实施了黄石乡铜鼓村便民桥修建、塔河镇大店村脆李产业园区等项目,共推广“以工代赈”方式实施项目208个。优先吸纳当地易地搬迁户、脱贫不稳定户、边缘易致贫户和其他低收入人口参与工程建设,使以工代赈成为农民增收的“暖心剂”,助推当地经济发展。

        □bt365.me_bt365最快线路检测_365bet中文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符艳 通讯员 王凌峰


        来源:bt365.me_bt365最快线路检测_365bet中文日报网